被外地枣挤占市场、价格大幅下降、种植效益不再、枣农刨树……近些年来,受多方因素影响,我市金丝小枣产业面临着市场流失、品牌竞争力下降等诸多困顿局面。回想起上世纪80年代以前,沧州金丝小枣出口量占到全国一半以上、享誉东南亚甚至世界的盛况,很多人痛心疾首。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热潮中,一些人通过开展无公害种植提升小枣品质、深加工发展现代食品产业等措施,为找回金丝小枣曾经的辉煌而努力。王云英、侯海霞就身在这“大军”中奋力前进。他们创立千益红酒业,以金丝小枣为原料,辅以马齿苋、葛根、山楂等药食同源中药材,生产出绿色、环保、富营养的枣酒,不仅延伸了金丝小枣产业链条,还要将其打造成为沧州的又一张名片。
一场由小枣引发的研究
透明的酒瓶中,金黄色原液如琥珀般剔透。
倾斜瓶子,剔透的金黄色原液即缓缓流入高脚杯中。放置些许光景,凑近杯口,一股淡淡的蜜香亲近着嗅觉。小呷一口,轻轻地闭上眼睛,感觉“香醇”悠然划过舌尖,润润过喉、缓缓入嗓,暖暖地游动在腹间。味蕾里,醉枣的香气久久萦绕,不禁让人想到了诗仙李白的大作——“兰陵美酒郁金香,玉碗盛来琥珀光”。
“这才是我们小时候枣的味道啊。”同行的人品鉴后,感叹道。
这是王云英潜心10年苦研,用自主研发的工艺酿造出来的琼浆——金丝枣酒。自从市白酒厂退休后,她就同好友侯海霞等人合作,着手申请生产许可证,打算批量投产,延伸金丝小枣产业链条。
金丝小枣,一直是让他们挂念的词。王云英说,小枣于她,是沧州的地理名片,更是那难以忘记的童年时光。“俺们小时候吃的枣不打药、特别甜,熟了之后都是糖心的,一捏都能出糖丝。出去上学,一提自己是沧州人,人家都会感叹你来自金丝小枣之乡啊。”确实,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,小枣是孩子们翘首企盼的零食,是外出游子提及家乡的骄傲。
小枣中营养丰富,又是沧州的名片,还能进一步加工吗?从1983年,王云英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。那时候,她考上了河北化工学院,是全省**批食品专业的学生。她想到将小枣和花生结合起来,但是由于资金及学业的限制,想法被搁浅了。
毕业后,来到市白酒厂工作,这个念头也从未放下。一个偶然的机会,王云英又有了做枣酒的设想。有十几年的技术经验做后盾,这件事好像变得可行了。
2004年,决定自己研发枣酒的王云英开始行动了起来。她先是自费搜罗市场上的枣酒做对比分析。
“市场上做的枣酒大多是蒸煮出来的,口感和品相都有待提升。而且只要加热处理,枣中的营养成分就会遭到破坏。”得出结论后,她弄了些瓶瓶罐罐开始在家里做起实验。如何进行低温发酵?不用添加剂口感风味怎么控制?……10年中,王云英一有空就着手研究,在家里、实验室里默默地做着实验。成立千益红酿酒“救”枣
如果说当初搞研发是兴趣使然,那么成立公司做产品,则是责任感的驱动。决定成立公司,将研发的枣酒做成产品,源于近几年沧州小枣的“落魄”。
被外地枣挤占市场、枣贱伤农、很多枣农都把树刨了……每次在报纸上看到这样的新闻时,王云英心里很不好受,感觉就像是自己珍惜的东西遭到了轻视、践踏那般难过。
侯海霞和王云英有着同样的感受。她想,如果成立酒厂,生产枣酒,虽然不能力挽狂澜,但至少能通过深加工缓解小枣现在的困境。所以,当王云英把自己研发的枣酒拿给她品尝,说出创业意向时,她眼前一亮。就这样,他们一拍即合,当即筹资成立了千益红酒业。
“你又不缺钱花,咱就一个孩子,都退休了还瞎折腾啥?”“你都这么大年纪了,还图啥呢?”……家人的反对犹如一盆冷水泼向了王云英。可是非但没有浇灭她的热情,创业的热火反而越烧越旺。“看孩子、读报、遛狗……一般人觉得退休的日子好像就得这么过。要是这样过,我心里不踏实。”王云英认真地说,她不是闹着玩的。“岁数大了,但是观念不能落后。”这是王云英经常说的一句话。注册商标、成立公司、建设厂房、研发设备……他们忙得不亦乐乎。
看着厂房在荒郊野地里一点点建起来时,即使来不及吃饭、休息,大家也高兴。
产品独特,主要源于技术和工艺。有时候投资了好几万元买一个设备,可是并不是他们所需要的,只能当“交学费”了。没有现成可用的生产设备,王云英就细细构想再找人制作。机器在生产中运行不顺还要反复修正。现在,他们已经投资了近千万元。除此之外,耗费的心血和交的“学费”就不计其数了。
有时候遇到实在麻烦的事,也会让王云英着实头疼一阵子。可她就是有那么一股子韧劲,“我认定的事儿,不管多大困难,都得想着法儿地办好”。也正因如此,身边的好友都叫她“铁娘子”。
“这是净化设施,罐里的原水通过这个设施净化后,可控制电导率小于每厘米20微西门子;这边是红枣清洗车间,经过浸泡、冲浪式一次清洗、毛刷式二次清洗后红枣就变得干净、透亮了。然后再破碎进入发酵罐中进行发酵,陈储、超滤后再来灌装。生产全过程保持低温,关键工序由G MP净化和高端设备控制。”在酒厂的生产车间内,王云英细细地介绍着他们的成果。初推广好友点赞电商青睐
“亲们,这是一款用咱沧州特产金丝小枣酿造的果酒,酒的色泽入口绝对赞,最重要的是环保……”近日,朋友给王云英发来的一张微信朋友圈的截图中这样写到。看到品味过的好友评论点赞,大家很是高兴。
“我们的理念就是要做纯绿色的营养型果酒,所以除了使用金丝小枣制酒,没有添加任何色素、香精、甜味剂,这些都是经过权威检测机构检测的。”在枣酒中,取代添加剂的,是马齿苋、葛根、山楂等中药材。“这些药材都是药食同源的,不仅可以在发酵中发挥作用,还能增强酒中的营养成分。经过营养机构的检测,酒里面还含有多种矿物质,并含有黄酮类及18种氨基酸等多种营养成分。具有益心润肺、补血安神等益处。”
除了在知己好友中进行推广,目前也有线上的酒类电商公司联系他们寻求合作,想要将枣酒作为沧州特产放到网上销售。
王云英算过,生产一瓶500毫升的酒,需要使用到0.5公斤左右的小枣。而能在生产中使用的枣,则是经过收购商、产检员多重挑选的。一个流程下来,往往几斤枣才能挑出来一斤生产用的枣。“目前,我们正在派收购商四处收枣,生产工作也将逐步走入正轨。接下来,还想走公司+农户+基地的模式,将沧县周围的枣农都带动起来。金丝小枣是沧州的地理标志产品,枣酒作为其产业的延伸产品,更要在品质上严格要求。我们希望能将其打造成为金丝小枣之乡的另一代名词。”临行前,王云英说出了他们心中的目标。